“三大馆”多高 不能超赤岗塔
发布时间:2013-10-15 10:15:59

“四大馆”设计赛开始广州塔南或成纯步行空间 文/图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规宣
“一馆一园”项目设计范围
未来广州新中轴线南段将矗立起四大文化建筑——广州美术馆、广州科学馆、广州博物馆、广州文化馆,并将建设岭南广场和岭南大观园。这些备受瞩目的公共建筑和市民广场将是什么样子呢?昨日,广州“四大馆”设计国际竞赛正式开始,首次明确提出位于广州塔以南的“三大馆”高度不能超过赤岗塔,建议在40米以下;而广州塔以南超过55公顷的地块有望打造成纯步行空间,将文化建筑与公园完全结合在一起。
国内外16家单位角逐
据悉,广州文化设施“四大馆”划分南北两部分,其中北片“三馆一场”包括广州博物馆新馆、广州美术馆、广州科学馆和岭南广场;南片“一馆一园”即广州文化馆及岭南大观园。“三馆一场”项目选址于广州塔南侧,南至新港中路,北至阅江西路,东至艺苑东路和赤岗北路,西至艺苑西路和新市头路,总用地面积约55.5 公顷。
“一馆一园”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中部海珠湖公园北侧,东起新光快速,西止杨湾涌,南抵海珠湖,北至新滘中路,总用地面积34.45公顷,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0m2。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文化中心(广州文化馆主体楼)、群众文化活动广场、广州之路图片展览馆、广州文艺中心和岭南大观园八大园。
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本次竞赛分设“三馆一场”、“一馆一园”两个项目,各自独立评审。记者发现,在16家参赛单位中,既有本土的清华、华工团队,也有来自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事务所和设计公司,可谓非常国际化。据悉,方案设计时间为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20日。2014年1月召开成果评审会,评定3个优胜设计方案。
三大馆不高于40米
设计要求保持传统地标——赤岗塔(69.02米)对区域内建筑高度的控制,建议“三大馆”高度控制在40米内。
对此,参与竞赛的华工何镜堂工作室副主任吴中平表示,40米对于建筑的体量和功能来说是合适的,公共文化建筑更加应该强调公众参与和共享空间。
与此前珠江新城的四大公共建筑不同,本次“四大馆”的规划设计更强调一体性、协调性和共同开发。
对此,参与竞赛的华工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叶青青表示:“花城广场四大公建是独立设计,不同年份做的,设计师也来自不同公司,没有考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。而本次契机很好,地下地上,4个馆一起设计一起做,功能可以共享,更容易形成一体化的综合体。”
TIT产业园去留未定
广州塔以南的“三大馆”地块需要保留部分建筑,包括位于博物馆地块西南侧的锦安苑,位于回迁房地块的丽园雅庭,位于西南侧科研地块的建筑群。位于岭南广场南部的TIT创意产业园,要求设计单位根据整体设计方案,给予规划建议(保留、拆除或分期改造等)。
对于TIT的去留,吴中平强调,TIT是这一地块上非常重要的特色,包括场地上有非常好的绿化和树木,“我们不会当成在一片白纸上做设计,会充分尊重现有的人文和文化气氛。”
他同时透露,更大的挑战是地块的交通问题,希望在“三大馆”范围内实现纯步行的公共空间,不受机动车干扰。吴中平说:“各个文化建筑周边有商业和居住,需要交通服务,如何解决是难点;但肯定要朝着纯步行的方向去做,付出的代价相对会高,地下空间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量会大一些。”叶青青也认为,交通地面步行化是广州市政府大力提倡的,把整个地面还给市民,是个很好的想法。